【浴血三所里:38军绝地反击的惊险时刻】信悦网配资
1950年11月28日拂晓,朝鲜战场西线传来捷报。志愿军第38军113师官兵顶着零下30度的严寒,在雪夜中完成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72.5公里强行军,犹如神兵天降般突袭三所里。次日黎明,他们又闪电夺取龙源里,将美第9军南撤的咽喉要道彻底锁死。这场教科书级的穿插作战,让号称开国元勋师的美军骑兵第1师陷入重围。
前线捷报传到志愿军司令部,彭德怀总司令立即下令:38军主力火速向113师靠拢!但军长梁兴初盯着作战地图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——113师此刻分兵把守两处要地,万一防线出现缺口,到嘴的肥肉就可能溜走。更令他焦灼的是,按计划应该前来支援的114师主力,竟像人间蒸发般失去联系。
原来信悦网配资,副军长江拥辉率领的部队正遭遇通讯危机。他们的电台在急行军途中突发故障,完全收不到军部指令。这支失联的部队只能朝着炮声最激烈的价川方向前进,却不知正走向一个戏剧性的战场奇遇。
展开剩余75%11月30日清晨,浓雾笼罩的麻洞山谷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。江拥辉带着师指挥所刚踏进火车站附近的山洞,就发现四周晃动的全是美军钢盔——他们竟误入了美军营地!警卫班刚押送走第一批俘虏,五辆谢尔曼坦克已喷吐着火舌向山洞扑来。更致命的是,美军侦察机发现了这个意外收获,很快召来B-29轰炸机群。
副军长!敌人坦克距我们不到500米了!作战参谋急得声音发颤。指挥所里,江拥辉却稳稳握着电话听筒,对身旁的翟仲禹师长笑道:慌什么?这些少爷兵听见刺刀上膛的声音腿就软了。这位从红军时期就屡立战功的老将,顺手抄起一支波波沙冲锋枪:告诉同志们,把文件箱垒成掩体,咱们今天给美国佬上一课!
此时,342团政委王丕礼正顶着轰炸与师部保持通话。团部刚被炸弹掀翻的房梁还在燃烧,他抓着烫手的电话线吼道:2营全体上刺刀!不许隐蔽,跑步前进!令人称奇的是,这支在开阔地疾驰的队伍竟未被敌机重点照顾——后来被俘的美军飞行员坦言,他们误以为这是南撤的韩军部队。
就在千钧一发之际,337团3营如神兵天降。赵吉祥营长带着刚打完龙源里阻击战的部队斜刺里杀出,反坦克小组用集束手榴弹接连报销五辆坦克。失去钢铁屏障的美军顿时乱作一团,有的钻到卡车底下发抖,有的竟举起相机拍摄志愿军冲锋的场面——这些珍贵的战地照片后来成了美军耻辱的见证。
当2营官兵气喘吁吁赶到时,战场已飘起缕缕硝烟。江拥辉正站在缴获的坦克残骸上部署下一步作战,他笑着对满头大汗的姚玉荣营长说:你们来得正好,帮赵营长把火车站那个钉子拔了!这场意外遭遇战,最终以志愿军毙伤俘敌300余人,缴获坦克、汽车近百辆的战果载入军史。
同日在二十公里外的涧洞,112师师长杨大易也上演了类似惊险一幕。他带着十几人的指挥组被美军包围,情急之下让侦察科长吹响军号。嘹亮的冲锋号穿透山谷,竟唤来了正在休整的113师一个连队。这种战场默契,正是志愿军撒得开、收得拢的战术精髓。
回望这些惊心动魄的瞬间,我们不难理解这支军队为何能创造奇迹。当将领与士兵同卧雪原、共抵弹雨,当电话兵用身体连接被炸断的线路,当炊事员抡着扁担加入白刃战——这种血脉相连的凝聚力,正是任何军事教材都无法复制的制胜密码。正如彭总在战报上那力透纸背的批语:三十八军万岁!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